对此,Xcel公司辩解称,虽然泄漏污水含氚量远高于美国环境保护署的标准,但并未影响到周边的地下水和饮用水,因此没有将此事公之于众。
在本次会议上,包括法国、芬兰、荷兰、匈牙利、克罗地亚等在内的11个成员国的能源部长和高级别代表还共同重申了加强核能合作的愿望,同意促进核部门之间更密切的合作,以确保供应链的最佳合作,并探讨联合培训计划和工业项目,特别是基于创新技术的项目,以及现有发电厂的运营。除了持续节流,欧盟也在积极拓展开源渠道。
另一些国家则担心,重大动荡可能会打击能源领域投资信心。德国联邦经济和气候保护部国务秘书斯文·吉戈尔德称,不仅要延长现行规则,还应更加严格,以便向市场发出信号。西姆森在会后表示,改革将侧重于向直接受到电费上涨影响的工业消费者提供长期合同,用长期工具来补充短期市场,以保护消费者免受价格波动的影响,并向可再生能源投资者发出可信的价格信号。当地时间2月27日至28日,欧盟能源部长召开非正式会议,就多个能源相关议题进行磋商,包括延长天然气需求削减计划、推出电力市场改革计划、加强核能等能源领域的合作等。目前,欧盟国家对电力市场改革进行到什么程度仍存在分歧。
西姆森表示,欧洲通过了2022年冬天的考验,能源安全得到加强,但考验尚未结束。削减天然气计划将持续欧盟能源部长们2月28日表示,欧盟计划将其削减天然气用量的措施延长至明年冬季,以补充天然气库存。据悉,瑞士的电力主要来自水力(62%)、核能(29%)以及常规热电厂和可更新能源设施(9%)。
如果水库蓄水不足,气温较低,情况会变得更糟。因此,这些因素可能导致今年冬天瑞士电力短缺。瑞士夏季对外出口富余电力,而冬季的几个月里则须进口大约同量的电力。据报道,瑞士大部分的电力供应来自法国和德国
按照计划,欧盟将于今年秋季在创新基金下,启动首批可再生氢能试点拍卖,专项预算为8亿欧元(约合人民币58亿元),这将是氢能银行的第一个金融工具。欧盟这两项法案对应美国补贴政策的重要部分是:欧盟计划到2030年,整体战略净零技术制造能力接近或达到欧盟年部署需求的至少 40%。
我们需要从利基市场转向氢能的大众市场。目前,全球已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布了氢能发展战略。美国《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提出,政策资助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即日起必须在美国制造,同时所有钢或铁制的充电桩外壳的生产和组装环节也必须在美国本土进行,并且到2024年7月还要实现充电桩55%的组件由美国制造。中国要为破局做准备虽然法案还有一段时间才能生效,但是法案的目标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希望在欧盟国家发展氢能项目的所有国家都不友好。
包括Nel、Sunfire和McPhy等欧洲主流电解槽制造商在内的21家欧洲氢能企业曾经联合起来,呼吁政界人士对欧盟氢气补贴提出欧洲制造要求,以保护欧洲氢能行业。欧盟的法案一旦生效,对于中国氢能制造企业出海去欧盟国家发展氢能项目将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在布局海外市场也要有相应的策略,不一定直接投资或者直接进行设备出口,可以与当地企业以合资的身份参与当地项目竞争,参股份额不一定要多高,只要可以和当地多家氢能企业合作,实现业务上的渗透,这样可以比较容易地获得欧盟国家的一些市场份额。每年至少10%的关键原材料提取、40%的关键原材料的加工、15%的关键原材料回收来自欧盟内部,同时规定来自单一第三方国家的战略原材料消费量不应超过65%。
拟议的《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需要在其通过和生效之前由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进行讨论和同意,这一过程将需要数月,也许会超过一年的时间。欧盟和美国的对弈没想到也会殃及到中国,尤其是中国的制氢设备端。
不知道是谁给了欧盟委员会如此勇气敢夸下这样的海口。但这些经验却无法套用在未来的欧盟市场。
国内氢能企业想要获得欧洲市场份额,难度会逐渐加大。3月16日,欧盟委员会发布了《净零产业法案》,其中提出,到2030年,实现其气候和能源目标所需的技术至少有40%由欧盟生产。我们需要打造新的氢能市场填补投资缺口,匹配未来供需。它将弥补并最终降低早期项目的可再生氢和化石燃料之间的成本差距。欧盟已将2030年氢产量目标提高了一倍,达1000万吨,并且每年再进口1000万吨氢。其目标是在2030年之前,达到欧盟制造的战略净零技术年度部署需求的至少40%。
为了应对美国的打压,欧盟出台了《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算是给美国的还礼。隆基绿能发布践行制氢装备在技术上,中国企业需要加大力度,实现全面国产化、自主化研究,避免在产业链的某一环节被外国技术卡脖子,因为一旦进入欧盟国家的市场,专利技术如果被对方钳制,中国的企业很难做到低成本,因为仅就专利使用权费用一项,就会让中国企业付出高额代价。
中国有关部门也应该针对外国一些政策,有针对性地给予国内企业优惠,因为所谓的公平竞争在不同的制度和体系下是需要变通的。中国的企业敢不敢站出来,破了这个局?为发展氢能专门成立了银行做资金池《净零产业法案》特别支持8项战略净零排放技术:电解槽和燃料电池是其中之一。
中国的氢能相关企业应该还有一些时间想想应对之策。在今年1月的欧洲的未来会议上,冯德莱恩曾发表演讲说,现在迫切地需要将氢经济从小众转向规模化。
这也就意味着,欧盟需要吸引总价值在3350亿至4710亿欧元之间的投资,才能实现其1000万吨的内部生产目标。看重氢能在经济发展和减碳目标实现中的作用是一方面,但同时也应看到,不仅仅是发达国家会设置氢能贸易保护条款,这种条款也有可能出现在很多发展中国家中。欧盟目前是成为几种净零排放技术和相关零部件的净进口国,想要反客为主,成为技术出口大户,欧盟委员会想到的手段就是砸钱。国际能源网/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获悉,近日,欧洲氢能银行有了最新的进展:银行已正式启动。
去年,彭博新能源财经指出,中国制造的碱性电解槽比西方同行便宜75%(中国碱性电解槽的价格约为343美元/千瓦,而西方国家的价格是1200美元/千瓦。欧盟内部市场专员蒂埃里·布雷顿(Thierry Breton)也表示:当然,这是欧洲对《通胀削减法案》的回应的一部分,但最重要的是加强欧洲的工业基础,我们立足于新现实,将工业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虽然目前已有部分企业的电解槽设备走向海外,但在欧盟布局的却少得可怜。欧盟之所以成立专门为发展氢能提供资金支持的银行,是因为他们发展氢能的目标和野心着实惊人。
国际能源网/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了解到,2022年3月,中电丰业与西班牙光伏公司签署了一项60Nm3/h碱性电解槽的出口协议。为确保欧盟的技术领先地位转化为商业领先地位,欧盟电解槽制造商应进一步提高产能,以便到 2030 年部署的电解槽总装机容量至少达到100GW氢气。
我完全不同意我们输掉补贴竞赛的事实,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我们正在采取行动。中国化学、中国能建、国富氢能、瑞麟科技目前在非洲和埃及签署了一些协议,布局一些氢能项目。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盟启动了欧洲氢能银行项目。冯德莱恩表示,氢能将彻底改变欧洲局势。
通过欧盟的REPowerEU,我们希望到2030年每年生产1000万吨可再生氢。欧盟和美国对弈可能殃及中国这一政策的发布的针对性几乎就差报出欧盟的身份证号的程度了。
),这让欧洲电解槽制造业感到恐慌。冯德莱恩对氢能在欧盟能源体系中寄予众望氢能产业发展需要巨额投资,欧盟竟然想到成立银行专门为这样一个产业做资金池。
欧盟要走独立自主的工业化之路欧盟近年来遭遇的能源危机,让其看清了美国的真面目,欧洲能源独立、工业独立的大背景下,在美国《两党基础设施建设法案》公布之后,欧洲也公布了应对性措施:《净零工业法案》和《关键原材料法案》。欧洲氢能银行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应对氢能发展最初的投资挑战和需求,释放欧盟和第三国对氢价值链的私人投资。